门头沟区殡仪馆坐落于门城镇新桥南大街69号,始建于1975年,占地面积15亩,总建筑面积3780平方米,距市中心25公里,交通便捷。作为馆陵一体化服务机构,与慈孝园公墓形成配套服务体系,核心职能涵盖遗体火化与骨灰安葬服务。机构始终秉持"专业、规范、人文"的服务理念,构建了全流程殡葬服务体系。
资质荣誉
- 1991年起连续获评"首都花园式单位"
- 1996年起持续保持"首都文明单位"称号
- 2000年通过国家二级殡仪馆评定
- 2002年获得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
- 2003年因抗击"非典"突出贡献获市级先进集体表彰
设施配置
- 建筑布局:仿古式建筑群分设办公生活区、火化区、骨灰堂及慈孝园公墓,配备5个规格告别厅(含大型厅1个)、3个档次休息室、2个业务办理区及新建办公楼。
- 火化设备:安装5台火化炉,包括沈阳YJ11-8型燃油炉3台、北京KH-3G型电脑程控高档炉1台、KH-3A型中档炉1台,满足多元服务需求。
- 遗体处理:配备72门冷藏柜组及带40㎡观化室的火化间,保障遗体存放与火化流程规范化。
- 交通保障:拥有10辆专用车辆,含别克、红旗高档灵车各1辆,海狮、金杯等中型车辆5辆,配套帕萨特、桑塔纳服务用车。
服务体系
- 全流程服务:提供接运、冷藏、整容、告别、火化、安葬、碑刻及灵堂布置等"一站式"服务,配备专职礼仪人员全程引导,确保当日完成接运-火化-安葬全流程。
- 人文关怀:设置免费休息室、茶水服务、急救药箱及充足停车位,对特殊困难群体实施费用减免政策。
- 透明化管理:实行服务项目与收费标准公示制度,开展"优质服务、诚信经营"专项活动,接受社会监督员定期督导。
团队建设
- 现有职工37人(党员21人),84%具备中专以上学历(含研究生1人、本科3人、大专17人)。
- 2001年起引进专业殡仪人才,现有长沙民政学院殡仪系毕业生4人,构建了专业化服务队伍。
- 定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,1人获"全国抗击非典优秀共产党员",1人获"首都五一劳动奖章"。
现代管理
- 建立全岗位责任制度与服务标准体系,推行馆务公开制度,每月公示财务及重大事项。
- 实施"六要六不要""八个公开"廉政准则,通过社会监督员机制持续优化服务质量。
作为首都殡葬行业规范化服务示范单位,门头沟区殡仪馆以"丧属需求为核心,专业服务为根本",通过科技赋能、制度创新与人文关怀,为治丧家庭提供安全、高效、有温度的现代殡葬服务。
营业时间:24小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