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市福田公墓坐落于京郊西山风景区,地处燕山余脉与永定河引水渠交汇地带,东望古城风貌,西邻佛教文化胜地八大处,占地130余亩。其前身为1940年经河北省宛平县公署批准成立的民营公墓,由北京救世新教会负责人沈性礼与江朝宗之子江宝昌共同创立,是北京早期具有现代意义的殡葬服务机构。
公墓历经多次体制变革:1949年划归北京市公逆产清管局监管,1953年颁布《管理规则》实现规范化运营,改革开放后于1986年恢复原名并转型为殡葬事业单位。作为北京市首个完成基本建设总体规划的公墓,其1987年启动的改造工程颇具代表性——新建仿古骨灰楼、改建骨灰墙,1997年更创新建设东西骨灰长廊,形成"一墙两式"的独特安置模式。
园区以"百亩桃园"著称,种植桃树、白皮松、云杉等10余种常绿树木,绿化覆盖率达90%,实现三季有花、四季常青的景观效果,1992年获评"首都花园式单位"并保持至今。这里安葬着王国维、钱玄同、钱三强等百余位文化名流与革命先驱,其千字文分区与数字编码的墓区规划,既保留传统人文底蕴,又体现现代管理理念。
作为集骨灰安葬、寄存、丧葬用品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殡葬场所,福田公墓始终践行"平安、绿色、文化、公益、和谐"的发展理念,通过温室花卉培育、仿古建筑改造等举措,成为首都殡葬行业现代化转型的典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