昌平树葬陵园绿色安息指南:生态葬式、流程与费用全解析
一、树葬为何在昌平悄然走红
京北昌平,三面环山,温榆河源头蜿蜒而过,自古被视作“藏风聚气”的福壤。随着绿色殡葬理念深入人心,越来越多家庭选择把最后一程交给森林。树葬不建墓碑,以可降解骨灰罐深埋于根系,三月后松涛阵阵,生命化作新枝,既节约土地,又保留纪念意义。昌平区园林与民政部门联手划定专属生态带,陵园位于山前暖带,侧柏、白皮松、元宝枫交错成林,四季景色各异,春可赏花、夏可听雨、秋可拾果、冬可踏雪,让追思真正融入自然律动。
二、陵园实景与生态设计亮点

走进园区,没有传统墓区的森严,倒像步入郊野公园。主步道采用透水砖与再生木混合铺装,雨水直接回补地下;每棵树下设有微型生态凹地,骨灰降解液经微生物层过滤,成为根系的天然养分。树与树之间保持三米五的冠幅距离,既保证通风采光,又为家属留下绕行与祭奠空间。园区最大亮点是“年轮广场”,一枚直径十米的锈钢圆环静卧草坪,环上刻“叶落归根、生生不息”,中心预留可开合的草坪井盖,未来如需集中追思,可放下可移动座椅,实现一场没有烟尘的纪念仪式。
三、服务流程:从咨询到回归泥土只需六步
1. 预约参观:拨打本站电话或咨询本站在线客服,获取该陵园的真实信息,工作人员会根据节气推荐最佳落葬日。

2. 选树定穴:园区提供单树、双树、家庭树多种模式,树种包含国槐、栾树、银杏、云杉等,挂牌可选手写松木牌或数字二维码铭牌。
3. 生态骨灰罐:统一配发玉米淀粉基可降解罐,半年内完全分解,家属也可自带符合标准的环保容器。
4. 落葬仪式:礼仪师引导“撒土、插枝、浇水”三礼,全程不使用塑料花、鞭炮,代以风铃、颂诗或自然音乐。
5. 后续养护:陵园承担三年精细化养护,包括修枝、防虫、补植,期满后可续签,也可移交属地园林部门。
6. 线上追思:扫码进入专属纪念馆,上传影像、撰写家训,系统会在清明、中元、冬至自动推送提醒,实现跨越时空的陪伴。
四、费用构成与补贴政策
昌平区推行“绿色生态葬奖励”,树葬基础套餐含树龄十年以上的原生树、可降解罐、礼仪服务、三年养护,官方指导价6800元起;若选择银杏、蒙古栎等景观树种,需补差价800—1200元。值得注意的是,昌平户籍居民可再减免1000元,并领取800元生态奖励金,直接抵扣丧葬总费;非京籍但在昌平连续缴纳社保满三年者,同样享受减免。园区支持分期付款,首付三成即可锁定树木,余款在落葬前结清,减轻家庭短期资金压力。
五、常见疑问一次说清
Q:树葬是否保留骨灰?
A:骨灰与泥土融合,无法再次捡拾,如期望保留部分,可在仪式前分装成纪念晶石,由家属带回。
Q:树木死亡怎么办?
A:园区承诺原址补植同规格树种,并延长两年养护期;若因自然灾害导致大片损毁,将启动公益林重建基金。
Q:未来祭扫带什么?
A:提倡鲜花、清水、诗歌,禁止焚烧纸钱、燃放鞭炮;节气期间园区提供共享花篮与可降解丝带。
Q:如何保证私密性?
A:每棵树配独立围合木栅,高度不超过膝盖,既保证视野通透,又形成天然区隔,避免“串门”式祭扫的尴尬。
六、办理前的准备清单
1. 逝者身份证、死亡证明或火化证明原件;
2. 经办人身份证及与逝者关系证明;
3. 提前确定参加落葬人数,每棵树限额八人,避免聚集;
4. 自驾导航输入“昌平树葬陵园P2生态停车场”,清明高峰需预约车位;
5. 建议携带保温杯、遮阳帽、软底鞋,山路碎石较多;
6. 若